高考期间,学生因精神紧张、作息紊乱等因素,血压可能出现波动,但医学上并无“高考高血压”的独立诊断标准。血压是否异常需结合个体基础血压、测量环境及时间综合判断,通常需关注以下五种情况:

一、基础血压偏高者:若考生日常血压处于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考试压力可能诱发血压进一步升高,需警惕头晕、头痛等症状。

二、白大衣性高血压:部分考生因医院或考场环境紧张,出现临时性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但家庭自测血压正常,需通过动态血压监测鉴别。

三、继发性高血压:如甲亢、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异常,需结合症状(如心悸、多汗)及实验室检查排查。

四、药物影响:部分考生可能因服用感冒药、激素类药物等导致血压波动,需详细询问用药史。

五、测量误差:未静坐休息、袖带过松或过紧、测量时说话等均可能导致血压值偏差,需规范操作。

血压异常的判断需结合多次测量及症状评估,单次血压升高不等于高血压病。考生若出现持续头晕、胸闷、视力模糊等症状,或家庭自测血压多次超过140/90mmHg,应及时就医,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病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