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是皮肤病学中常见的两种皮肤损害类型。了解这些皮损类型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皮肤病至关重要。
原发性皮损主要包括斑疹、丘疹、斑块、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和囊肿等。斑疹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出皮肤表面;丘疹则是除了皮肤颜色变化外,病灶凸出皮肤表面;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一般直径大于1cm,且会隆起于皮肤表面;风团则是皮肤上暂时性、局限性、红色、水肿性隆起,常伴瘙痒;水疱为局限、隆起、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脓疱则为局部隆起的脓性小水疱;结节是位于皮下或更深位置的肿块,一般可触及但不可见;囊肿则是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性损害,常位于真皮或更深位置。
继发性皮损则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等。这些皮损通常是由于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等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例如,糜烂为皮肤、黏膜浅表的组织缺损;溃疡则是皮肤或黏膜较深的组织缺损;鳞屑是已经脱落或即将脱落的表皮角质层薄片;浸渍则是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变软变白的现象。
识别和治疗原发性与继发性皮损需要专业知识,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科学治疗,以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