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群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以发热、咽颊炎和皮疹为特点。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比例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但血常规的检查只能提示有细菌感染,不是诊断猩红热的特异性检查,明确诊断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鼻咽部分泌物的培养以及转白实验,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
猩红热血常规
概述:
对症用药建议:
猩红热患者的治疗,首先,一般治疗,包括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其次,针对病因治疗,青霉素G每天10-15万单位每公斤体重,分成2次静脉滴注,连续用5-7天,80%左右的患者24小时内即可退热,4天左右,咽痛消失,皮疹消退。脓毒型的患者需要加大青霉素的用量,每天可以用到1600-2400万单位,分成2-3次静脉滴注。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注意事项:
1、按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和消毒作处理,病儿须隔离至症状消失或从开始使用青霉素起不得少于7天。
2、要保持皮肤清洁,如有大片脱皮,不要用手撕剥,以免损伤而导致感染,可用经过酒精消毒的剪刀修剪。
3、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
4、病愈后1个月内,定期到医院检查化验,及时发现并发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荨麻疹和猩红热有什么区别荨麻疹和猩红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疾病,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的疾病,猩红热跟感染有关系,皮损表现是不一样的。荨麻疹的皮损形态,性质叫风团,就像蚊子咬的包似的,一个个的鼓起来包,可以是苍白色的,可以是红色的,或者是中间是苍白色,边缘有点红晕。但是猩红热,它的皮损都是红斑点,一般不融合,融合的比较少,尤其是像口周的皮损,还有舌头上呈一些红点,我们叫草莓舌,它这种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荨麻疹24小时之内能够消退,消退以后不留任何的痕迹;猩红热需要几天才能消退,不会24小时消退。猩红热多数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所以它两个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01:23
-
血常规能查出梅毒吗血常规只是查的血液里边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这些指标,它根本就没有梅毒的指标。如果要查梅毒是通过抽血来检查,但是不是查血常规,而是查血液里边的,梅毒的特异性抗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通常包括TPPA、TPHA。非特异性抗体主要包括RPR或者是TRUST,或者是VDRL等这些梅毒的指标,这些指标是要专门查,才能查出来的。通过普通的血常规,是肯定查不出来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得了梅毒经常做体检,但并没有发现的原因,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做梅毒的特异性的检查。01:14
-
猩红热血常规猩红热是因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的一种,所以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细菌感染的表现。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升高,大部分处于10到20×10^9/L。同时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大于80%以上最为常见。有严重的病例可以出现中毒颗粒。一般来说典型的猩红热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常规的表现就可以提出诊断,如果进行病原学检查发现存在a组溶血性链球菌就可以确诊,一旦确诊要积极的接受合适的治疗,同时要注意进行隔离。语音时长 01:18”
-
猩红热血常规什么高猩红热是因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咽峡炎和皮疹。大部分病人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就可以提出诊断,进行血常规检查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增高,大部分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通常在80%以上,严重的病人可以出现中毒颗粒。如果进行病原学检查发现存在A组溶血性链球菌,就可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要积极的接受合适的治疗,最关键的治疗就是抗感染治疗,目前首选青霉素。语音时长 01:18”
-
猩红热如何预防病情分析:猩红热是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要预防性风热的发生,首先要避免到人流量比较密集的环境中活动。外出活动尽量佩戴口罩,另外对于猩红热的患者要注意隔离,以免感染他人。意见建议:除了做好这些防护的措施以外,还要注意适当的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这样也能够预防猩红热的发生。
-
如何预防猩红热病情分析:预防猩红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另外在猩红热流行季节需要戴口罩,注意房间的通风,勤洗手,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意见建议: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好发于儿童,目前以冬春季节多见,猩红热患者需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疗程在7~10天左右。
-
猩红热血常规什么高猩红热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该病症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明显的血液指标异常,这些异常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
-
猩红热血常规什么高猩红热是因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会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咽峡炎和皮疹。大部分病人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就可以提出诊断,进行血常规检查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增高,大部分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通常在80%以上,严重的病人可以出现中毒颗粒。如果进行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