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随贫血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肾功能减退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不足、铁及叶酸等造血原料缺乏、血液中毒素蓄积抑制红细胞生成与寿命、慢性失血以及治疗药物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是关键。肾脏是EPO的主要合成部位,肾功能受损时,EPO合成减少,直接影响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2、铁及叶酸等造血原料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慢性肾衰竭时,患者对铁及叶酸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加之频繁透析过程中部分造血原料的丢失,进一步加剧了贫血状况。
3、血液中毒素蓄积,如尿素氮、肌酐等,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缩短红细胞寿命,加重贫血。
4、慢性失血亦不容忽视。肾衰竭患者常伴有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情况,长期累积可致贫血。
5、部分治疗药物,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及某些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造血功能或加速红细胞破坏,从而引发或加重贫血。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