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检查方法多样,一般包括血液学检查、骨髓象分析以及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这些检查能够准确评估体内铁储备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液学检查是缺铁性贫血诊断的基础。其中,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特征。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轻度增高,反映了骨髓红系增生的活跃程度。
骨髓象分析对于确诊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骨髓穿刺检查可以观察到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明显,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表现。
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这些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表现。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浓度增高,进一步支持了缺铁的诊断。
对于疑似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贫血的原因,如慢性炎症、感染、肿瘤等。必要时,可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