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引发的代谢性疾病。虽然肾脏在尿酸排泄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痛风的根本原因并非仅限于肾脏功能不佳。
肾脏确实是尿酸排泄的主要途径,肾功能下降会影响尿酸的正常排泄,从而增加痛风的风险。然而,痛风的发生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在痛风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族中有痛风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饮食习惯也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高嘌呤饮食,如过多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部分药物,如利尿剂、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等,也可能影响尿酸的排泄或生成,进而引发痛风。
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缺乏运动、肥胖、酗酒等,也被认为是痛风发病的潜在诱因。
因此,痛风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除了改善肾功能外,还需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嘌呤食物,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并避免滥用药物。在治疗上,除了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外,还应注意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