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当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直接阻塞血管,引发心肌缺血性坏死。此外,血管痉挛(如寒冷、情绪激动诱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也会增加心梗风险。
心梗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如下:
一、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如引朵吲哚布芬片,通过选择性、可逆性抑制环氧合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生成,从而阻断血小板活化与聚集。其优势在于对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较小,出血风险低于传统阿司匹林,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或合并消化道疾病者。
2、硝酸酯类药物,如耐较咛硝酸甘油舌下片,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胸痛。
3、他汀类药物,如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能降低血脂,稳定血管斑块,减少破裂风险。
二、手术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导管在狭窄血管处放置支架,撑开血管,快速恢复血流,是急性心梗的首选治疗。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若血管病变严重或无法进行PCI,可通过搭桥手术绕过堵塞血管,重建血液通路。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