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不了解腱鞘囊肿的人会把腱鞘囊肿当成是“鼠标手”,其实两者是不一样的。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可能与慢性损伤、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有关的一种良性囊肿,临床表现为病变处缓慢长大的肿块,多在腕背,手指掌指关节及近指间关节也可能会见到,通过积极治疗预后好。腱鞘囊肿的生长多数比较缓慢,也有的是突然发现的。少数也可能会自然消失,但是有些可能会反复长出。当腱鞘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时,活动关节可能会伴有酸胀感,重压肿物时有挤压痛,手掌侧的囊肿握物时有挤压痛。另外也可能会有神经受压的症状,如腕掌侧或手掌部的腱鞘囊肿可能会压迫尺神经或正中神经,从而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或肌肉萎缩。
很多人腱鞘囊肿做完手术了,但是隔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这是为什么呢?
腱鞘囊肿的病因目前还是不太清楚的,但是其复发率是比较高的。由于腱鞘囊肿主要表现为患处缓慢生长的囊肿,且腕背、桡侧腕屈肌健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所以术后当身体局部发生慢性损伤时,滑膜腔内滑液增多后易而形成囊性疝,或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后就可能会导致腱鞘囊肿复发。
既然腱鞘囊肿与“鼠标手”不一样,那生活中常说的“鼠标手”又是什么呢?“鼠标手”其实是指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之所以俗称“鼠标手”,是因为长期过度使用腕部的职业,如程序员、电竞选手等,经常需要操作鼠标、键盘等,过度使用腕部后,导致腕部压力反复出现变化,从而引起神经慢性损伤,而出现疼痛、麻木等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另外,当腕部发生创伤后,如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脱位、腕部扭挫伤、腕部慢性损伤,或腕管内有腱鞘囊肿、脂肪瘤等时,导致腕管容积减少。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与腕横韧带来回摩擦,而引起肌腱、肌腱周围组织及滑膜水肿、肿胀、增厚,使管腔内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也可发生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后,引起腕以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内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可出现腕前部疼痛及手部麻木无力,常见于拇指、食指、中指等。
生活中如何预防腱鞘囊肿或“鼠标手”呢?
生活当中手握鼠标时间过长,或是姿势不正确,就很容易导致手关节滑膜腔的损伤,从而引发腱鞘囊肿或“鼠标手”。因此,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和鼠标的人员,应每隔1小时休息5至10分钟,另外也可以做些温和的手部运动或局部按摩,以缓解疼痛,如旋转手腕就是简单的运动之一。转动手腕约2分钟,可以运动腕部肌肉,加快血液循环,并减少手腕的弯曲姿势。在劳累后还可以用热毛巾热敷腕部或过度劳累的部位,使局部血流通畅,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