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是儿童常见病症之一,其病程大致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三个阶段。各阶段症状不同,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患儿安全。
一、体温上升期
在体温上升期,孩子可能会感到手脚冰凉,这是因为发热初期末梢循环较差。此时应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二、高热持续期
当体温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保持稳定时,就进入了高热持续期。这时孩子可能出现面红耳赤、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症状。此时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用退热贴、湿毛巾敷额头等物理降温方法,同时可根据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三、体温下降期
在治疗和护理措施得当的情况下,孩子会进入体温下降期。这时孩子会出汗,体温逐渐降低。家长应注意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避免孩子受凉,同时继续监测体温,确保不再上升。
在小儿发烧期间,家长还需特别注意以下五点: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穿衣导致中暑等问题。
2、鼓励孩子多喝水,以防脱水。
3、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如孩子持续高烧不退或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