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即耳膜穿孔,多发生在鼓膜紧张部,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这种穿孔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外伤、中耳炎或感染等。
鼓膜是位于外耳道和中耳之间的一层薄膜,其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当鼓膜发生穿孔时,听力可能受到影响,且穿孔部位易受感染。
1、外伤性穿孔:常发生在鼓膜的紧张部,尤其是前下象限。这类穿孔边缘多不规则,治疗时需清洁外耳道,保持干燥,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防感染。
2、治疗与护理: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鼓膜穿孔,治疗方法各异。小穿孔可能自愈,但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进水。大穿孔或长期不愈的穿孔,可能需要手术修补。
3、预防措施:避免过度清洁耳朵,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都有助于预防鼓膜穿孔的发生。
鼓膜穿孔的位置多发生在鼓膜的紧张部,治疗时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以及必要的听力康复训练。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