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降血脂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他汀类、贝特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五大类。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调节血压和血脂,但具体用药需结合患者病情、并发症及药物相互作用综合评估。
一、钙通道阻滞剂:扩张血管的“主力军”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压效果。这类药物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下肢水肿、头痛等,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二、ACEI:保护心肾的“多面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张动脉血管并减少醛固酮分泌,从而降低血压。同时,ACEI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肾脏损害的作用,尤其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需注意监测血钾及肾功能,避免高血钾症。
三、他汀类:调脂稳斑的“基石药”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关键酶,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长期使用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肌酸激酶。
四、贝特类:针对甘油三酯的“精准打击”
贝特类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同时轻度升高HDL-C。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需警惕与他汀类药物联用时的肌病风险。
五、β受体阻滞剂:心率与血压的“双调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1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输出量并降低血压。此外,其可抑制肾素释放,进一步辅助降压。适用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的反跳现象。
降血压、降血脂需遵循“个体化、小剂量起始、联合用药”原则。患者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应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血压/血脂控制情况、靶器官损害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动态调整方案。若出现头晕、乏力、肌肉疼痛等不适,需立即就医排查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