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作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不仅负责营养物质的吸收,还通过分泌多种激素参与消化过程的精细调控。目前已知小肠主要分泌以下五类激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胃动素、肠抑胃肽及神经降压肽。
促胰液素由小肠S细胞分泌,当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时,其分泌量显著增加。该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刺激胰液中水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从而中和胃酸,为胰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缩胆囊素由小肠I细胞分泌,主要在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产物刺激下释放。它通过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放,同时刺激胰酶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胃动素由小肠M细胞分泌,呈周期性释放,主要作用于胃平滑肌,促进胃排空和肠蠕动,协调胃肠运动节律。
肠抑胃肽由小肠K细胞分泌,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后分泌增加。它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和胃排空,延缓食物进入小肠的速度,避免消化负担过重。
神经降压肽由小肠N细胞分泌,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肠蠕动,参与消化系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小肠激素的分泌受神经、体液及食物成分的多重调控,形成复杂的反馈网络。若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可能与激素分泌失衡有关,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避免自行用药干扰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