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看血常规哪一项

贫血主要看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特殊蛋白质,其浓度直接反映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细胞,导致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在血常规检查中,医生首先会关注血红蛋白浓度,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一般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若低于这些范围,则可能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1、缺铁性贫血,这是常见的一种贫血,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治疗时常用铁剂补充,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2、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治疗时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3、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治疗可能包括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以及造血生长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

4、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治疗时需针对病因进行,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5、失血性贫血,常见于外伤或手术大量失血后,治疗关键是及时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综上所述,通过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而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法和所需药物也各不相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