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

膜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为主要病变的肾小球疾病。其主要特点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水肿,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1、大量蛋白尿

膜性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这是由于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导致蛋白质易透过基底膜而流失。这种蛋白尿的特点是尿中蛋白质含量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2、低蛋白血症

由于大量蛋白质随尿排出,患者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这种情况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3、高脂血症

膜性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表现为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脂血症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加重肾脏损害。

4、水肿

由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患者常出现下肢及全身水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膜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复杂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反应差异大,需要个体化治疗策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