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的作用及安装指征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通过植入体内的电子装置,帮助心脏维持正常节律的医疗器械。其核心作用包括纠正严重心动过缓、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预防心脏停搏,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装指征涵盖以下五类情况:

一、症状性心动过缓。当患者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率过慢(通常<40次/分),并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时,起搏器可通过发放电脉冲维持基础心率。

二、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此类阻滞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骤降,引发阿-斯综合征(心源性晕厥),起搏器可确保心室按时收缩,避免恶性事件。

三、慢性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合并晕厥。当心脏电传导系统多部位受损时,即使无完全阻滞,也可能因隐匿性传导异常导致晕厥,需预防性植入。

四、长QT综合征伴晕厥。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药物或电解质紊乱触发下易发尖端扭转型室速,起搏器可缩短QT间期,减少恶性事件风险。

五、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符合条件的中重度心衰患者,双腔或三腔起搏器可改善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缓解症状并延长生存期。

需强调,起搏器并非“一劳永逸”,术后需定期随访调整参数。患者仍需遵医嘱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避免强磁场环境干扰设备功能。若出现心悸、胸痛或起搏器植入部位红肿,应及时就医评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