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蛋白尿、肾功能异常及肾小管功能受损等症状。这些症状是高血压对肾脏微小血管持续损害的结果,如不及时控制,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下降。
1、夜尿增多
高血压患者夜尿频繁是肾功能减退的早期信号。这通常是由于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导致夜间尿液产生过多。
2、蛋白尿
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使得蛋白质渗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轻度蛋白尿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通过尿液检查可发现。
3、肾功能异常
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进而影响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的异常。
4、肾小管功能受损
高血压还会损害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导致尿中某些成分如电解质、尿酸等的排泄异常。
在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时,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以及钙通道阻滞剂(如尼群地平)等,这些药物在降压的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肾损害的进展。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