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患者的饮食需遵循低脂、低盐、高纤维、控糖、适量优质蛋白五大特点,通过科学饮食调节代谢,辅助改善心肌供血。
低脂饮食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饱和脂肪(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加速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建议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20%-25%,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深海鱼、坚果),避免反式脂肪酸(如人造奶油、速食)。
低盐饮食可降低血压负荷。高钠摄入会引发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后负荷。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摄入量<5克,需警惕酱油、腌制品等隐形盐源,可用柠檬汁、香草替代部分调味料。
高纤维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血脂。可溶性纤维(如燕麦、豆类)可结合胆汁酸促进胆固醇代谢,不可溶性纤维(如全谷物、蔬菜)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建议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25-30克,分餐多次摄入效果更佳。
控糖饮食可预防代谢紊乱。精制糖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管内皮损伤。需避免含糖饮料、甜点,水果选择低升糖指数品种(如苹果、莓类),每日添加糖摄入量<25克。
适量优质蛋白可维持心肌功能。鱼类、禽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且饱和脂肪含量低。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0-1.2g/kg体重,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调整。
除饮食调节外,心绞痛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药物,定期监测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出现胸痛持续时间>15分钟、伴大汗/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勿自行处理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