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牙周炎是牙齿根尖周围组织因长期感染或刺激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其主要原因包括牙髓病变、牙周感染、外伤、化学刺激等。
1、牙髓病变:牙髓是牙齿内部的软组织,富含神经和血管。当牙髓受到细菌感染,如因深龋、牙隐裂等导致牙髓暴露时,可引发牙髓炎,进而发展为根尖周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急性炎症可转变为慢性。
2、牙周感染:牙周组织的感染,如牙周炎,可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慢性炎症。牙周袋的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也为细菌提供了侵入途径。
3、外伤:牙齿受到外力撞击或咬合创伤时,可导致根尖周组织的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局部血肿。长期未得到适当治疗,血肿可机化,引发慢性根尖周炎。
4、化学刺激:在治疗牙齿过程中,若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砷剂、甲醛甲酚等,可损伤根尖周组织,引发化学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时超充的根充材料也可对根尖周组织造成刺激。
在治疗慢性根尖牙周炎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如甲硝唑、头孢菌素等,用于控制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用于缓解疼痛;以及在根管治疗中使用的冲洗药物,如次氯酸钠、EDTA等,帮助清洁根管、去除感染物质。慢性根尖牙周炎的成因多样,包括牙髓病变、牙周感染、外伤以及化学刺激等。在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以彻底消除炎症,恢复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