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密切的生活接触传播。下面将对这几种传播途径进行详细解释。
血液传播,这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输血、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能传播乙肝病毒。因此,严格控制输血源和血制品的安全至关重要。
母婴传播,即患有乙肝的母亲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现如今,通过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已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的风险。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在对方病毒复制活跃期,容易被感染。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能有效减少性接触传播的风险。
密切的生活接触传播,与乙肝患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中的病毒均可通过皮肤、黏膜的微小破损处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但这类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
在治疗乙肝方面,常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等,它们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然而,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