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和黄芪的区别?一文揭秘

🌞在中药材里,红芪和黄芪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有人以为它们是“双胞胎”,有人觉得名字不同就是两种药。其实,红芪和黄芪虽然同属补气良药,但有很多差异。接下来,咱们就拨开迷雾,看看它们到底哪里不一样!

红芪和黄芪的常见区别

🌼来源与外观

红芪是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根部外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皮部黄白色,木质部淡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嚼起来有豆腥味。黄芪则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外皮黄白色至淡棕褐色,切面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中心偶有枯朽状。

🌼药效侧重

红芪和黄芪都擅长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但红芪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方面更胜一筹,常用于治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比如术后伤口愈合慢、糖尿病足溃疡等。黄芪则更侧重补中益气、利尿消肿,适合脾胃虚弱、气虚水肿的人群,比如慢性肾炎患者、久泻脱肛者。

🌼成分差异

红芪含有独特的红芪多糖、红芪黄酮,这些成分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方面表现突出,适合体虚易感人群。黄芪则富含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对心血管疾病有辅助作用。

👀虽然红芪具有多种功效,但在日常应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阴虚火旺者慎用:红芪性微温,过量服用可能加重口干、盗汗等症状。

2、避免与清热药同服:红芪温补,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药同用可能降低药效。

3、孕妇遵医嘱:红芪有活血作用,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红芪和黄芪虽同属补气药,但“红芪偏外,黄芪偏内”,用对地方才能事半功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应用黄芪的注意事项吗,不妨看看图片,科学用药,才能让健康更上一层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