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凝聚药有引朵吲哚布芬片、拜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一、吲哚布芬片:

1、作用机制:

选择性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对前列环素的抑制较低,胃肠反应更小,出血风险更低。

2、适用范围:

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如脑卒中)、静脉血栓形成。血液透析时预防血栓形成。

3、特点:

可逆性抑制:停药后24小时内血小板功能可恢复,出血风险更低,适合需要大型手术前需要停药的患者(如围手术期)。

不良反应较小:胃肠道刺激小,出血风险低于阿司匹林,适合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消化道溃疡病史患者。

二、阿司匹林肠溶片:

1、作用机制:

非选择性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阻断TXA2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步抑制前列环素的生成,胃肠反应较大,且大型手术前需要停药5-7d,停药期间血栓风险增加。

2、适用范围:

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支架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联用)。

3、特点:

经典药物:临床应用广。

长期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溃疡风险,偶见哮喘发作。

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1、作用机制:

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P2Y12受体,阻断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与聚集。

2、适用范围:

急性冠脉综合征(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

支架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阿司匹林联用)。

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性脑卒中。

3、特点:

代谢依赖性:需经肝脏CYP2C19酶代谢活化,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疗效差异。

出血风险及胃肠损伤风险:与阿司匹林相似。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