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认为: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劳累过度,忧思日久,久病耗伤脾气所致。因此,对于补脾胃的药物选择,需从整体调节出发,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为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一般有以下几类:
1、补气健脾类中药
人参:可大补元气,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咳嗽无力、乏力肢倦。
白术:可健脾燥湿,常用于脾虚湿盛导致的腹胀、腹泻。
2、温中散寒类中药
砂仁:可化湿开胃,缓解寒湿困脾引起的呕吐泄泻、脘腹胀满。
肉桂:可补火助阳,改善脾胃虚寒伴有四肢不温等症。
3、祛湿健脾类中药
茯苓:可利水渗湿,改善脾虚湿滞导致的水肿、便溏、齿痕等症。
白扁豆:可化湿和中,缓解暑湿或脾虚引起的呕吐、泄泻。
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需结合具体症状,配伍禁忌等。也可以直接使用成方制剂,例如:
1、思君康四君子丸含有党参、白术、茯苓等成份;
2、安药六君子丸含有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等成份;
3、同仁堂参苓白术组合,其含有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10种成份,配伍精良,可以起到健脾、益气的功效。此外参苓白术组合有两种剂型,分别是颗粒剂或丸剂,颗粒剂具有利于吸收、剂量精准的特点,而丸剂具有起效时间长、药效持久的特点,需要补脾胃的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苓白术丸或参苓白术颗粒。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