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来衡量,当BMI≥28kg/m²时可判定为肥胖。
肥胖的原因主要有遗传、饮食、运动、心理和社会因素等。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肥胖者,个体肥胖的风险会增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且进食量过大,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长期缺乏运动,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导致肥胖。另外,社会环境如便捷的高热量食物供应、久坐的生活方式等也会促使肥胖的发生。
对于肥胖的治疗,有多种方法。饮食控制是基础,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运动干预也很关键,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还可借助药物治疗,比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二甲双胍。
在日常生活里,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餐。保持适量运动,选择自己喜欢且能坚持的运动方式。减少久坐时间,定时起身活动。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压力过大时可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
肥胖不仅影响外观形象,更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重视肥胖问题,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