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有哪些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这些变化反映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与病原菌之间的复杂互动。

1、炎性渗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初期,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中性粒细胞浸润,伴随着少量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这一过程是机体对抗病原菌的初步防御反应。

2、增生

随着感染的持续,结核分枝杆菌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大量增殖,围绕在病灶周围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即结核结节。这是机体试图局限和控制感染的重要表现。

3、干酪样坏死

在结核病的进展中,病灶中心的巨噬细胞由于吞噬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而破裂,释放出大量菌体和脂质。这些物质与坏死的细胞碎片混合,形成灰白色、干燥无结构的干酪样物质,即干酪样坏死。这是结核病特有的病理变化。

在治疗结核病时,常采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杀灭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需注意,治疗结核病需遵医嘱长期坚持用药,并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这些变化共同构成了结核病的病理特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