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医院吊水(静脉输液)时,最怕遇到突发状况:药水没输完,小手却肿了,家长们会瞬间紧张起来。那么,出现这一情况是否要紧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可能不要紧的情况🌼
✔常见于输生理盐水、葡萄糖等非刺激性药物,手背或手腕处出现硬币大小的轻微肿胀,孩子不喊疼,按压无硬结。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头移位或孩子乱动导致少量液体渗出。
可能要紧的情况🔔
✔如输注钾离子、甘露醇、化疗药等高渗或腐蚀性药物时,即使少量渗漏也可能导致皮肤坏死,这种情况下肿胀处皮肤发红、发热、疼痛明显,孩子哭闹不止,拒绝触碰患肢。
如何预防输液手肿?💡
🌷固定针头技巧:用医用胶布“十字形”固定针头,或使用输液固定板,防止孩子乱动。
🌷观察输液速度:若发现回血或输液速度突然变慢,立即呼叫护士。
输液渗漏虽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让孩子疼得哇哇哭,甚至留下淤青或硬结,图片当中是几个实用的护理方法,可以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