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痛的西药主要包括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及解痉止痛药五大类。
抗酸药如碳酸氢钠、铝碳酸镁,通过中和胃酸快速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适用于轻度、间歇性疼痛,但作用时间较短。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刺激,对夜间胃酸分泌过多或轻中度胃溃疡相关疼痛有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是强效抑酸药,通过阻断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胃酸分泌,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中重度疼痛。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通过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缓解因胃排空延迟导致的腹胀、上腹疼痛,尤其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解痉止痛药如颠茄片、山莨菪碱,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松弛平滑肌,缓解胃痉挛引起的急性疼痛,但需注意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需强调的是,胃痛病因复杂,可能涉及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甚至胃癌等疾病。西药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选择药物。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联合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需评估胃黏膜保护需求。若胃痛持续不缓解、伴随呕血、黑便、体重下降或夜间痛醒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避免延误病情。切勿自行长期用药或叠加使用同类药物,以免掩盖症状或引发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