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变特征主要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该病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和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过程复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病毒感染与复制
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进入人体后首先在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结中复制,随后通过血流播散至全身。
2、血脑屏障破坏
病毒血症期间,病毒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脊液中病毒含量增高。
3、神经细胞损伤
病毒在脑实质细胞内大量复制,直接损伤神经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形成软化灶。
4、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
病毒感染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脑组织,释放炎性因子,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
5、后遗症与并发症
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可出现后遗症,如智力减退、肢体瘫痪等。严重病例可并发肺炎、泌尿道感染及褥疮等。
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时,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抑制病毒复制,同时配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此外,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