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疥疮,医学上又称为疖,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引起。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个人卫生不佳、皮肤损伤、免疫力下降、慢性疾病影响以及环境因素等。
1、个人卫生不佳
皮肤表面长期存在的污垢和油脂,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温床。若日常清洁不到位,细菌容易滋生,进而引发火疥疮。
2、皮肤损伤
任何形式的皮肤破损,如擦伤、割伤或昆虫叮咬,都可能为细菌入侵提供途径。细菌通过破损处进入毛囊,引发感染。
3、免疫力下降
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降低。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疲劳、营养不良或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
4、慢性疾病影响
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循环障碍等,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能力,增加患火疥疮的风险。
5、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潮湿、高温环境,或者皮肤长时间受到摩擦、压迫,也可能诱发火疥疮。
在治疗火疥疮时,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如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控制慢性疾病以及改善生活环境,也是预防和治疗火疥疮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