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肠息肉12mm恶性概率不高,但是仍需要积极治疗。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至肠腔的隆起性病变,通常以大肠部位多见。此疾病通常是由于不良的排便习惯、遗传因素、长期抽烟、喝酒等原因导致。患者发生肠息肉后,会出现腹部疼痛、黑便、血便、大便黏液增多等现象,一般肠息肉属于良性病变,如果病情没有控制,有一定的癌变几率。通常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当息肉大于20mm恶性的几率比较高,患者的肠息肉是在20mm以下,恶性概率并不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病理组织活检,确定病变性质积极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术后要遵医嘱服用消炎药物预防感染,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