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低热一般维持在37.3到38摄氏度之间。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它会影响血液及骨髓的造血功能。在白血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其中低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白血病低热通常指的是体温在37.3到38摄氏度之间的轻度发热。
白血病患者出现低热的原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感染
由于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从而引起发热。这种感染可以是细菌性的,也可以是病毒性的,甚至是真菌性的。
2、肿瘤细胞活动
白血病细胞本身的新陈代谢可以产生热量,导致患者体温升高。
3、药物反应
某些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如化疗药物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和环磷酰胺,可能引起药物热,即药物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
4、输血反应
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输血,输血后可能出现免疫反应导致发热。
5、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白血病细胞如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从而导致发热。
白血病患者出现低热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以更好地对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