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感染科

揭开肝豆之谜:预防与治疗之道

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年轻的患者,他因长期感到疲劳、食欲不振,且逐渐出现肢体震颤等症状而前来就诊。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确实患有肝豆状核变性。于是,我建议他通过饮食调整减少铜的摄入,避免食用高铜食物。同时,使用排铜药物来促进体内铜的排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肢体震颤减轻,食欲和体力也逐渐恢复。

其实肝豆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它由于基因变异导致体内铜代谢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预防:

1、遗传咨询与产前检查: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备孕的男女双方应到正规医院进行遗传咨询,明确双方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病史。如果存在遗传风险,可通过产前检查来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避免高铜饮食: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导致铜在体内沉积,进而诱发肝豆状核变性。因此,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多摄入含铜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动物肝脏等。

3、改善生活环境:长期接触放射线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增加患肝豆状核变性的风险。因此,应改善生活、工作的环境,远离放射线。

治疗:

1、低铜饮食:每日食物中的铜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摄入过多铜。除了避免高铜食物外,还可使用净水器去除水中的铜离子。

2、肝移植: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肝移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铜代谢障碍的问题,改善患者的预后。

3、支持治疗: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输注白蛋白和左旋多巴以改善肝功能和精神症状。

以下是一些关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饮食应以低蛋白、高热量、低脂肪为主,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以减少代谢产物的生成。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牛奶、鸡蛋、瘦肉等,但瘦肉、鸡鸭肉等应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摄入过多嘌呤。

2、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多活动关节,如手指和脚趾,以改善血液循环并促进尿酸排出。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晚上临睡前可坚持用热水泡脚20分钟以上,以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宣传,提高大家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守护健康。

发布时间: 2024-04-23 609次

友情参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医生指导。妙手医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