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长期刺激,引起胃黏膜炎症、萎缩,甚至肠化、异型增生等黏膜病变。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长期吃药,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病情较轻且症状易控制: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且症状不频繁发作的患者,在症状发作时按需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即可,不需要长期吃药。出现胃痛、反酸时可以服用胃酸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胃胀、消化不良时选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症状缓解后可停药观察。
2、病情严重或症状反复发作:对于伴有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患者,或者慢性胃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患者,在症状发作时按需服用缓解症状药物的同时,还需要长期服用修复胃黏膜的药物。在诊疗指南中就明确指出,针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治疗,用药时间不少于6个月。修复胃黏膜的药物可选用摩罗丹,经高质量RCT研究证实,它能修复胃黏膜,治疗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病理状态。
此外,慢性胃炎的治疗还需要结合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改善。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作息规律、适量运动,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