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心脏功能受损。其常见病因多样,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和肺血管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这是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由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肺部气流受限,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影响心脏功能。
2、支气管哮喘
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症状。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气道重塑和肺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肺心病。
3、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可导致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肺心病。
4、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如严重的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均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损,影响心脏。
5、肺血管疾病
包括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肺动-静脉瘘等,这些疾病可直接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发展为肺心病。
在治疗肺心病时,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以减少心脏负担;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以及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以降低肺动脉高压。这些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指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