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和肾小球损伤。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肾功能急剧恶化,预后较差。
一、新月体形成
新月体是肾小球肾炎的特异性病理表现,它由增生的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构成,形似新月或环状。这种结构表明肾小球存在严重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二、肾小球损伤
除了新月体形成,肾小球还会出现其他损伤表现。包括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增生,以及肾小球基底膜的断裂等。这些损伤会导致血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
三、治疗与药物选择
针对急进型肾小球肾炎,治疗的关键是尽早控制炎症反应,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
1、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伤。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3、血浆置换:通过清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如免疫复合物等,来减轻肾脏的炎症损伤。
4、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综上所述,急进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以新月体形成和肾小球损伤为特征,治疗需综合运用多种药物和手段,以期控制病情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