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自己或者家人的手腕处、脚踝处有一个圆圆的肿物,摸起来软软的,无痛无痒的,总是给人一种得了肿瘤的感觉,焦虑地询问医生后,得到的诊断却是“腱鞘囊肿”。
那么,什么是腱鞘囊肿呢?
腱鞘囊肿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好发于长期重复关节活动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工或家庭主妇等,都会引发此病。因为她们手指和手腕长时间工作,对关节腔滑膜造成损伤,可能导致腱鞘囊肿的形成。腱鞘囊肿也可以是受伤、过分劳损、骨关节炎,一些系统免疫疾病或者一些组织的退变,甚至是感染引起。而一旦患上腱鞘囊肿,就可能会对身体和工作造成影响。
那么,一旦患上腱鞘囊肿又会有什么表现呢?
病人感觉囊肿局部轻度酸胀、疼痛,腕手部无力。患部远端出现软弱无力感者,提示囊肿与腱鞘相连所致。但亦有部分病例,无任何不适感,仅觉是一种累赘,不美观。但腕部活动过度,可出现酸胀无力感。囊肿早期质软有轻度波动感,后期因纤维化改变,而显得小而坚硬,用力按压时则有酸胀感,或向囊肿周围放散性疼痛。若囊肿生长于小鱼际近端或腕管内,可压迫尺神经或正中神经,则出现相应部位的肌肉麻痹或感觉异常。
腱鞘囊肿是腕背侧比较常见的一种肿块,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囊、腱鞘上也可发生。
一般腕关节活动时,可以听到弹响,或者有拇指外展受限的症状。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但如果压迫跗管内胫神经,会造成麻木、疼痛、向足底放射的症状,也就是跗管综合征。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腹股沟腱鞘囊肿可见于患者大腿内侧,腹股沟部位出现肿胀或者包块,严重者还会伴有下肢肿胀的表现,此类较为少见。椎管内腱鞘囊肿常侵犯椎旁的韧带或者软组织,严重者会压迫患者神经产生麻木等感觉。
什么是腱鞘炎呢、与腱鞘囊肿又有什么区别呢?
腱鞘炎就是常说的鼠标手。比如手指、手腕长期频繁快速地重复一个动作,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腱鞘炎。腱鞘炎的致病因素很多,但一般认为是因前臂肌肉的长期反复强烈的收缩、牵拉,使这些肌腱的附着处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损伤,使肌腱与腱鞘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局部出现渗出、水肿,久之腱鞘机化、鞘壁肥厚、管腔狭窄、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受限而引起局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小关节错位,压迫关节韧带使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扭毛巾时症状会明显加重。
而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形成囊肿。部分病例与外伤有关。腱鞘囊肿的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胨黏液,囊腔多为单房,也有多房者。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有人认为囊腔与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相通,有人则认为只是根部相连,并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