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中老年为高发群体,但有年轻化趋势,发病受遗传、生活习惯、环境、慢性肠道疾病等因素影响。
直肠癌发病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60-75岁是高峰年龄段。不过,因生活方式改变,年轻人发病率逐年上升,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和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与之相关。
1、遗传因素
家族有直肠癌病史者,发病风险大增且发病年龄可能提前。
2、饮食习惯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是重要诱因,在年轻人中较普遍。
3、慢性肠道疾病
像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长期炎症刺激可能诱发癌变。
4、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特定化学或放射性物质会增加发病风险。
5、精神压力
长期压力大且生活不规律,可能影响肠道免疫功能,增加发病率。
预防直肠癌需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适当运动并保持良好心态,高危人群应定期肠镜检查。治疗上,手术为首选,辅以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药物在综合治疗中作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