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典型的大便特点是脓血便。这种病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起病急骤,患者常常伴有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脓血便是由于痢疾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破坏肠粘膜,导致粘膜充血、水肿、坏死及溃疡,从而形成脓血便。这种便中混有脓液和血液,颜色暗红,质地较稀,常常伴有恶臭味。
治疗方法如下:
1、抗生素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对痢疾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2、对症治疗:对于高热、腹痛等症状,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进行缓解;腹泻严重者,可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
3、补液治疗:由于腹泻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细菌性痢疾虽然起病急,但若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能迅速康复,不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