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并非简单等同于'心窝子绞起来痛'。其疼痛特点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包括:1.疼痛部位可能涉及胸骨后、左肩及左上肢内侧,甚至可放射至颈部、下颌或背部;2.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性、紧缩性或闷胀感,而非单纯的绞榨样剧痛;3.疼痛持续时间通常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4.诱发因素多为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寒冷刺激等;5.缓解方式通常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内缓解。
从病理机制来看,心绞痛源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当心肌耗氧量增加(如运动)而冠脉血流不能相应增加时,就会引发缺血性疼痛。其疼痛程度与缺血范围、持续时间及患者痛阈相关,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胸闷或不适感。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心绞痛患者疼痛部位不典型,女性患者更易出现非胸骨后疼痛,老年人可能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除典型表现外,还需警惕不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易与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夜间静息性心绞痛可能误诊为胃食管反流;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可能缺乏胸痛症状。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冠脉CTA等检查。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血运重建等综合措施,具体方案应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