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发出的三个关键信号通常出现在疾病早期至进展期,具体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黏液便、腹部不适或肿块。这些症状并非同时出现,但若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需高度警惕。
排便习惯改变是肠癌的常见信号之一。患者可能突然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甚至感觉排便不尽。这可能与肿瘤刺激肠道黏膜或阻塞肠腔导致肠蠕动异常有关。
便血或黏液便也是重要警示。肠癌导致的便血多为暗红色,与粪便混合,可能伴有黏液或脓液。这与痔疮的鲜红色便血有明显区别,后者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黏液便的出现则提示肠道黏膜可能受到炎症或肿瘤刺激。
腹部不适或肿块需引起重视。患者可能感到下腹隐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疼痛部位多不固定。随着肿瘤增大,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尤其在体型偏瘦者中更易发现。
此外,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也可能伴随出现,多因肿瘤消耗或慢性失血所致。
肠癌的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有肠癌家族史或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镜、粪便潜血试验等检查。切勿自行诊断或延误治疗,遵医嘱完善检查、规范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