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血压低可能是体位改变、长期营养不良、药物因素、失血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发病原因进行改善。
1、体位改变:
如果处于坐位或者平躺时,突然站立,下肢血流量增加,会出现血压低的症状,适当的休息一段时间,症状可以缓解。
2、长期营养不良:
长期挑食、偏食,容易导致营养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从而诱发血压低,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可以适量的吃瘦肉、鸡蛋、黄瓜、雪梨、西红柿等食物,有利于症状改善。
3、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正服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容易导致血容量减少,会出现血压低的症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停药,停药以后多喝温开水,能够使症状缓解。
4、失血过多:
如果不小心发生了外伤,伤口比较大,出血量比较多,体内血容量不足,也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的血压低的症状,可以通过输血的方法治疗,还需要及时处理伤口。
5、甲状腺功能减退:
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分泌的激素量比较少,可能会间接降低儿茶酚胺对血管的作用,容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减小,从而出现血压低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生脉饮等药物进行治疗。
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患者都需要积极的进行改善,以免症状持续发展引发其他并发症,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